积极推动设施蔬菜建设带动农民增收【新资讯】
[导读]图为:在蔬菜大棚劳作中村镇张马村有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。约300栋的蔬菜大棚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路边,迎着太阳的余晖,展现出张马村经济发展的蓬勃气息。为了有力带动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,县里通过创建示范园区的方式…
图为:在蔬菜大棚劳作
中村镇张马村有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。约300栋的蔬菜大棚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路边,迎着太阳的余晖,展现出张马村经济发展的蓬勃气息。为了有力带动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,县里通过创建示范园区的方式,由点到面,把蔬菜产业成功推广开来,带动了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。
张马村的蔬菜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,在其村和周边城镇共同建设过程中,呈现出集群化、规模化的发展态势,形成了一种积极扩建的浓厚发展氛围。中国农产品交易网的记者在大棚里看到,一株株生长旺盛、齐整的茄子一畦畦的呈现在眼前,焕发出勃勃生机,在冬日里洋溢着浓浓春意,与这喜人场景交相辉映的,则是正在棚里劳作村民的笑脸。
张马村发展的设施蔬菜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推动,只有注重高新技术的推广,依靠科技来提高产量,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设施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。为此,县里不停的引进优良蔬菜品种的繁育,并且为育苗基地的建设作了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。同时,为了让示范园达到最佳的示范效果,在示范园的建设中,采用的是最高标准的施工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大棚质量。
张马村本身地处寒地,作为沁水县最寒冷的地区,百姓从来没有种植蔬菜的经验。但是在科技的帮助下,农技人员发现765长型茄子非常适合当地的气候,这种茄子具备耐寒果多的特征,而且结果期长,高产潜力大,可以算是当地农民种植蔬菜的福音吧。
当然,对于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,一开始还是饱受争议的。毕竟,农民最怕种植的蔬菜产量低,质量差,白忙活一场;二怕成熟的蔬菜卖不上好价钱,甚至卖不动,赔钱折本。为了安定种植户的情绪,沁水县请来了大量的技术员给农民培训种植知识,还积极与科研院所挂钩,为蔬菜提供技术保障,同时,还给蔬菜合作社提供可持续发展基金,规避市场风险,激发了农民群众设施蔬菜种植的积极性。
推荐文章:
【资讯】优质的产品才能卖出高价钱
【资讯】荒山种植冰糖柑 让农民走上致富道路
【资讯】辣椒里有甜腻:今年过好年
(中国惠农网:青衫)